云锦屏
阳乌晓浴沧溟水,九野曈昽曙光起。
照见匡庐云锦屏,九叠晴开碧云里。
山中有客才且贤,结庐正在云屏边。
丹崖翠壁递隐见,红霞碧雾相连延。
朅来游宦牵缨冕,云锦迢峣望中远。
准拟相从南斗傍,挂笏閒看未应晚。
照见匡庐云锦屏,九叠晴开碧云里。
山中有客才且贤,结庐正在云屏边。
丹崖翠壁递隐见,红霞碧雾相连延。
朅来游宦牵缨冕,云锦迢峣望中远。
准拟相从南斗傍,挂笏閒看未应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以及一位才华横溢的隐士。让我们逐句解析,看看这幅画中有哪些元素构成了诗的美妙意境。
1. 清早的太阳:“阳乌晓浴沧溟水,九野曈昽曙光起。” - 画面中,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大海中升起,照亮了广阔的天地。这里用“阳乌”来比喻太阳,大海则象征广阔的世界。“九野曈昽曙光起”形容阳光从四面八方照过来,光照得万物都明亮了起来。
2. 匡庐的云锦屏:“照见匡庐云锦屏,九叠晴开碧云里。” - 太阳的光芒照见了一片云海,就如同一道云锦屏障,将庐山(匡庐)的美景描绘出来。这里的“九叠”可能是指山峦的重重叠叠,而“碧云里”则意味着这美丽的景色仿佛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中。
3. 隐士的居所:“山中有客才且贤,结庐正在云屏边。” - 意味着在这片美丽的云锦屏中,有一位才华横溢且品德高尚的隐士。这位隐士选择在这些美景中建造了自己的小屋,与自然为伴。
4. 山的景色:“丹崖翠壁递隐见,红霞碧雾相连延。” - 山岩如丹,山壁富有绿色,它们时隐时现,如同一幅水墨画。远处的红霞和碧雾相互交融,使得山景更加奇幻迷人。
5. 宦游的归宿:“朅来游宦牵缨冕,云锦迢峣望中远。” - 诗人在外游历,暂时放下官职和职责(缨冕指官帽),在远方遥望这美丽的云锦屏。这表示诗人内心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这里的宁静。
6. 与隐士的相会:“准拟相从南斗傍,挂笏閒看未应晚。” - 诗人设想自己能够与那位才华横溢的隐士在南方星座南斗旁相会,悠闲地观赏这一切美景。这里的“挂笏”是指放下官职,表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态度。它赞美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