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嵩山举行的皇家宴会,充满了仙气飘飘的华丽画面。
开头用"金舆"(皇帝的车驾)和"彩殿"(华丽的宫殿)点明这是皇家活动,地点在绿树成荫的山路和碧绿溪涧旁。溪水声和计时的漏壶声混在一起,山间的云雾像轻纱一样飘在香炉周围,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中间四句用神话典故来比喻宴会的奢华:像仙人用神鼎准备六种珍贵膳食,像玉女捧着仙酒献给天帝。这里其实是暗指御厨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和侍女们恭敬侍奉的场景。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谦辞,说自己不过是绕道来参加宴会的普通人,比不上那些在太室山(嵩山主峰)修行的真人们能参悟天道。整首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皇家气派,又带着对修仙之地的向往,在华丽中透着一丝超脱尘世的味道。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