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

夜闻黥徒叹行苦,传檄驰符渺无数。
霜晨雨夕常疾驱,鬼魅豺虎何山无。
寝兴顺时岂不欲,简书可畏鞭刑毒。
儒讥冗食知谓谁,我非浪费官家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底层小吏在深夜听到囚犯叹息时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古代官场小人物的生存困境。

诗的开头用"夜闻黥徒叹行苦"直接点题:深夜听见被刺面的囚犯哀叹路途艰辛。这个画面很有冲击力,黥面是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的酷刑,这些人在夜里还在赶路受苦。

接下来三句写官吏的日常工作状态:整天忙着传递公文("传檄驰符"),风雨无阻地赶路("霜晨雨夕常疾驱"),路上什么危险都可能遇到("鬼魅豺虎何山无")。这里的"鬼魅豺虎"既是写实也是比喻,既指真实的野兽,也暗指官场上的险恶。

第五六句道出无奈:谁不想按时作息("寝兴顺时")?但公文催得紧("简书可畏"),完不成就要挨鞭子。这里揭示了古代官吏看似威风,实则也是被压迫的打工仔。

最后两句是自嘲:那些批评官员尸位素餐的读书人("儒讥冗食")可能就是在说我这样的人,但我真的没有白拿朝廷的俸禄啊!这种自白既心酸又带着委屈,反映了基层公务员的尴尬处境。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古代体制内小人物的真实处境:看似有官职在身,实则既要忍受上级压迫,又要面对外界误解,连囚犯的苦难都能引发共鸣。这种对官僚体系底层人员的真实写照,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引发现代打工人的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