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豁达洒脱的中年人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
前两句写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他是个心胸开阔的人(旷士),做事果断(重投足),到了中年已经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坐忘)。这里的"坐忘"是指一种忘却世俗烦恼的精神状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烘托心境:秋天桂花盛开时,他兴致勃勃地喝着浊酒;虽然明白时光宝贵(白日诚堪惜),但看着荒芜的南山也并不焦虑。这里用"浊醪"(浑浊的酒)这个意象,表现出主人公不追求精致生活,享受简单乐趣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战事:听说友军刚打了胜仗(偏师新乘胜),而且战场离家乡很近,这让他感到欣慰。这里看似突兀的转折,实际上展现了主人公虽然超脱,但仍关心世事、心系家乡的一面。
全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塑造了一个既超然物外又心系家国的形象。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通过"丛桂"、"浊醪"、"南山"等意象,传递出淡泊宁静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意境。最妙的是结尾的转折,让这个看似隐士的人物形象顿时丰满起来,显示出他并非真正不问世事的隐者。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