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渡
一江夹清浑,只向青村注。
馀云拖薄润,远霭飞轻素。
船轻顺流下,石狭奔湍怒。
苍阴布仙迹,野芳生幽趣。
山色各有旧,春情宛如诉。
徘徊良自得,泱漭又将暮。
遐瞻金天庭,可入丹泉路。
今夜宿桃花,切莫久匆去。
馀云拖薄润,远霭飞轻素。
船轻顺流下,石狭奔湍怒。
苍阴布仙迹,野芳生幽趣。
山色各有旧,春情宛如诉。
徘徊良自得,泱漭又将暮。
遐瞻金天庭,可入丹泉路。
今夜宿桃花,切莫久匆去。
现代解析
这首《天台渡》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村行舟的画卷,读起来像跟着诗人的小船顺流而下,感受着沿途的山水之美。
开头四句像用毛笔蘸着水墨画画:江水一半清澈一半浑浊,静静流向青翠的村庄。天边残留的云彩像被水打湿的薄纱,远处山雾像飘动的白绸。这里用"夹""拖""飞"几个动词,把静止的风景写活了。
中间六句是动态的旅行记录:轻快的小船顺流而下,突然河道变窄,水流变得湍急怒吼。转过险滩,看见苍翠树荫下似有仙人足迹,野花散发着幽静趣味。诗人发现每座山都有独特的气质,春天的气息像在轻声诉说心事。这里把惊险的航行和悠闲的赏景结合,就像人生有急有缓。
最后六句写出诗人的感悟:他享受这种慢节奏的徘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眺望远处金光笼罩的山顶,猜想那里或许有神仙洞府。结尾特别有趣,像在对自己叮嘱:今晚就住在桃花盛开的岸边吧,别急着赶路——这其实是告诉我们要懂得停下脚步,好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眼睛看到的风景(江水云雾)、身体经历的旅程(行船遇险)、心里产生的感悟(享受慢生活)。诗人用春江航行的经历,悄悄告诉我们:人生不必总是匆忙,慢下来才能发现野花幽趣,听懂春风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