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历八月十三夜,念造邦不寐,起步月下有作,寄君渝州二首 其一 (丁卯)
贫贱之交骨肉情,一个知已重馀生。
仲秋桂蕊霏香雾,千里婵娟共月明。
白发漫看今日镜,青衫犹是昔年伧。
惟耽曲蘖违尊旨,眚目重光喜报君。
仲秋桂蕊霏香雾,千里婵娟共月明。
白发漫看今日镜,青衫犹是昔年伧。
惟耽曲蘖违尊旨,眚目重光喜报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中秋夜思念老友的深情,语言朴实却充满真挚情感。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就像亲人一样,一个知己足以让我觉得这辈子没白活。这里用"骨肉情"形容友谊,说明感情之深厚。
中间四句写中秋夜景:八月桂花飘香,月光洒满千里,我们虽然相隔两地,却共享同一轮明月。诗人对镜看到白发渐生,身上却还穿着当年的旧衣服,暗示生活依旧清贫。
最后两句有点自嘲:我就爱喝酒这点毛病改不了(曲蘖指酒),眼睛不好使还总贪杯。但今天眼睛突然能看清了(眚目重光),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这里的"喜报君"特别动人,连眼睛好转这种小事都想第一时间与老友分享,可见感情之深。
全诗妙在: 1. 用桂花、明月营造中秋氛围 2. 通过白发、旧衣等细节展现生活状态 3. 结尾的日常小事描写,让友情显得特别真实温暖 4. 语言就像和老友聊天一样自然亲切
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只是把对老友的思念、生活的感慨娓娓道来,反而更能打动人心。这种真挚的友情,在月光桂香中显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