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台怀古(十首并序) 其十 凌歊台
大明(一作宋家)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奢华享乐却最终亡国的历史教训,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传递深刻寓意。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现帝王南巡的奢靡场面:三千佳丽簇拥、百尺高台巍峨,歌舞声浪震得太阳发白,珠帘外的湘云绿树都黯然失色。这里"红粉三千"暗指后宫嫔妃,"歌钟激浪"的夸张描写凸显宴乐之盛。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反差:当皇帝在凌歊台醉生梦死时("金舆来"指御驾亲临),都城宫门早已结满蛛网("锁花柳"),开国功臣的画像落满灰尘("寄奴"指刘裕,这里代指开国元勋)。"昏昏醉梦"四句直接批判:帝王沉醉春风不问政事,连千里之外的江东故土都弃之不顾。
最后两句如警钟骤响:酒宴散尽时王朝也走向灭亡,只剩青山空对江水。"当涂水"既指实景又暗含"当途者"(掌权者)终成泡影的双关。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揭示沉迷享乐必然导致亡国的历史规律,画面感极强的描写使说理毫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