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辛巳正月初十夜立平良图伉俪招饮并赐丹青,归已淩晨也,倚枕赋此
节近元宵灯火灿,酒阑已是三更。
雾都回望寂无声。
飘然归去也,拂袖夜风轻。
一叶兰舟随浪远,伊人兀自牵情。
翠峰簇簇水清清。
只疑花影动,欲向画中行。
雾都回望寂无声。
飘然归去也,拂袖夜风轻。
一叶兰舟随浪远,伊人兀自牵情。
翠峰簇簇水清清。
只疑花影动,欲向画中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节前夜的一场聚会,以及聚会后归家的情景和感受。全词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上片写聚会结束后的归途。元宵节临近,灯火辉煌,酒宴持续到三更半夜才结束。回望雾都重庆,已是万籁俱寂。词人"飘然归去",衣袖轻拂夜风,显得潇洒自在。这里的"飘然"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微醺后的轻快步伐,又暗示了心情的愉悦。
下片转入对画作的欣赏和遐想。友人赠送的丹青上,画着一叶小舟随波远去,而画中伊人(可能指画中人或赠画者)却让词人牵挂不已。画中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景色宜人。最后两句最为精妙:词人看着画,仿佛看到花影摇曳,忍不住想要走进画中。这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既表现了画作的逼真,又展现了词人被艺术感染后的陶醉之情。
整首词通过现实与艺术的交织,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艺术的魅力。从热闹的聚会到静谧的归途,再到画中的山水世界,词人带领读者完成了一次从现实到艺术的穿越,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