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洞为程无过太学赋
正月柳条赤,二月柳苞拆。
三月柳絮飞,须臾乱如雪。
殷云杲日何缤纷,绿雨苍烟乍消歇。
空怜芳泽长自有,宁信韶光不相守。
伯劳卷舌哀雁鸣,昨看如雪今如帚。
如雪犹且可,如帚将奈何。
暂时豪健谁最别,满目繁华谁最多。
一笑把君青玉斝,与君大醉柳树下。
三月柳絮飞,须臾乱如雪。
殷云杲日何缤纷,绿雨苍烟乍消歇。
空怜芳泽长自有,宁信韶光不相守。
伯劳卷舌哀雁鸣,昨看如雪今如帚。
如雪犹且可,如帚将奈何。
暂时豪健谁最别,满目繁华谁最多。
一笑把君青玉斝,与君大醉柳树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从初春到暮春的变化过程,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情感转折,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繁华短暂的感慨。
逐段解析:
1. 时间与柳树的变化: 开头用“正月”“二月”“三月”点明时间线,柳条从泛红(赤)到发芽(苞拆),再到柳絮纷飞如雪,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这种快速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2. 自然景象的对比: “殷云杲日”“绿雨苍烟”描绘了春日绚丽的景象,但“乍消歇”又突然转折,说明美好总是短暂的。这里用色彩的对比(红日、绿雨)和天气的变化(云、雨、晴)强化了春天的无常。
3. 对时光的感叹: “空怜芳泽长自有,宁信韶光不相守”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人们总以为美好会永远存在,但时光从不等人。伯劳鸟的哀鸣和柳絮从“如雪”到“如帚”(像扫帚一样杂乱)的比喻,进一步强调繁华转瞬即逝。
4. 豁达的应对: 最后诗人选择用豪饮来面对无奈——既然无法留住春天,不如和朋友在柳树下痛快醉一场。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并非消极,而是看透自然规律后的洒脱。
核心思想: 诗人通过柳树的兴衰,隐喻人生青春的短暂。但他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用“醉饮”来接纳无常,传递出一种“珍惜当下”的生活智慧。全诗语言通俗,画面感强,情感从细腻观察到豁达释然,容易引发普通人对生命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