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 成都秋思
出南关去。
认桥边红叶,残阳在树。
拍遍阑干愁未已,负手市楼无语。
万里秋归,枕江酒美,依约来时路。
渔歌向晚,声声却笑羁旅。
最是零乱风灯,几回怅惘,低诵周郎句。
屏掩孤颦双泪湿,痴小犹怜儿女。
屈指行程,牵衣问母,不识还如故。
相思两地,也应一样朝莫。
认桥边红叶,残阳在树。
拍遍阑干愁未已,负手市楼无语。
万里秋归,枕江酒美,依约来时路。
渔歌向晚,声声却笑羁旅。
最是零乱风灯,几回怅惘,低诵周郎句。
屏掩孤颦双泪湿,痴小犹怜儿女。
屈指行程,牵衣问母,不识还如故。
相思两地,也应一样朝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壶中天 成都秋思》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游子在秋天思念家乡的场景。
上片从"出南关去"开始,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带我们看到桥边的红叶、树上的残阳。诗人拍着栏杆发愁,默默站在酒楼里不说话,这些动作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虽然眼前有美酒和江景,但傍晚的渔歌反而像是在笑话他这个回不了家的异乡人。
下片转到更私密的情感描写。风中摇晃的灯火让诗人想起往事,忍不住念起古人诗句。这里"屏掩孤颦"的细节特别打动人——想象一个人躲在屏风后偷偷擦眼泪的样子。接着笔锋一转,用"牵衣问母"这样孩子气的动作,带出对母亲的思念。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不管相隔多远,思念的人其实都在经历同样的晨昏。
全诗妙在把秋天的景物和人的情感完美融合。红叶、残阳、渔歌这些意象不仅渲染氛围,还成为情感的催化剂。诗人用"笑羁旅""痴小儿女"这样的表述,让沉重的乡愁多了几分自嘲的轻松感,显得更加真实动人。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跨越时空的思念——虽然天各一方,但想念的心情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