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石头为主题,通过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展现了石头的非凡来历和独特魅力。
前四句用两个神话故事说明这些石头不是凡物:天河里织女用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神仙下棋时用过的棋子。又借用历史典故,说这些石头曾是零陵的飞燕石、昆明池的鱼化龙石,暗示它们来历不凡。
五六句描写石头的自然美:石头上的纹路像流动的云彩衬托出的莲花,斑驳的青苔如同织锦上渐渐褪色的花纹。用"莲势"和"锦纹"这样优美的意象,把静态的石头写得生动传神。
最后两句借用张良在谷城山下得到兵书的故事,说这些石头也像黄石公的兵书一样充满智慧。这里把石头比作兵书,既赞美了石头的灵性,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全诗通过神话、历史和自然三个维度,把普通的石头写得神采飞扬。诗人用典自然,比喻新颖,在短小的篇幅里既写出了石头的传奇色彩,又描绘了它的自然之美,最后还赋予它智慧的品格,可谓小中见大,耐人寻味。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