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燕

越海还山愿已违,隔帘娇语是耶非?
好凭钗影传遗照,独伴花魂葬石矶。
一垒香泥閒画楝,几宵春梦别乌衣。
可怜吟客斜阳里,泪墨盈笺招不归。

现代解析

这首《挽燕》是一首描写燕子离别的哀伤之情的诗,通过燕子的视角来表达一种深深的怀念和不舍。下面我来帮你简单分析一下诗中的情感和画面。

首句“越海还山愿已违”表达了燕子飞越大海回到家乡的愿望未能实现,暗示了主人公与燕子之间的某种分离,但具体分离的情境没有明确说明。这如同一个人希望回到家乡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充满了无奈和失望。

接着,“隔帘娇语是耶非”是说燕子在帘内轻声细语,但究竟是人在说话还是燕子在呢喃,让人难以分辨。这里使用了贴近生活的小细节,暗示了分离后双方的思念与疑惑。

“好凭钗影传遗照”中,“好凭”表示想依靠,而“钗影”和“遗照”则是燕子身上或留在家乡的象征物,暗示了通过这些物品思念对方的情感。就像通过照片或物品怀念远去的朋友或亲人一样。

“独伴花魂葬石矶”描述了燕子独自陪伴着花的灵魂,葬在石矶上。这里的“花魂”可能是指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春天的离去,而“石矶”则是一个幽静的地方,燕子在那里孤零零地等待,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情景,体现了孤独与哀愁。

“一垒香泥閒画楝”提供了另一个画面,燕子用香泥在窗棂上画出花纹。这可能是在燕子离开之前留下的最后痕迹,也象征着燕子的离去给环境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几宵春梦别乌衣”则描述了燕子离开后,主人公在春夜的梦境中与“乌衣”(可能是指燕子)离别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最后,“可怜吟客斜阳里,泪墨盈笺招不归”描绘了一个吟客在夕阳下,泪流满面地写诗,试图通过诗歌招唤回燕子,但燕子无法回来,只留下一纸充满泪水的诗笺。这体现了作者对燕子离去的哀伤和无力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张芬

张芬,字紫蘩,号月楼,吴县人。举人曾汇女,州同夏清河室。有《两面楼偶存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