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康元年砚

摩之似玉叩之冰,甓瓦黄琮自有承。
作赋鹪鹩身似智,康时术未避高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方砚台的珍贵和作者内心的感慨,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砚台的珍贵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写砚台的质地——摸着像玉石般温润,敲击时声音清脆如冰。后两句提到"甓瓦黄琮",这是古代两种贵重礼器,暗示砚台虽朴素却承载着文化价值。就像现代人形容"这个手机外壳看似普通,却有着航天级材料"一样,突出砚台低调的奢华。

第二层:文人的无奈 后两句用典故表达知识分子的困境。"鹪鹩"是种小鸟,西晋张华曾以此为题作赋,暗喻文人虽有小智却难施展。最后"高矰"指捕鸟的箭,比喻作者虽有治国才能(康时术),却无法避开政治风险。这就像当代有才华的人,明明能解决实际问题,却因各种限制无法施展抱负。

全诗妙在把砚台这个静物写活了:表面咏物,实则寄托了文人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就像现代人写"我的钢笔"可能暗含职场感慨一样,作者通过砚台折射出知识分子的集体困境——手握文化的温度,却难逃现实的冰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