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槛十二韵

垂柳阴岑院,游丝旷荡春。
蘅皋谁驻马,罗袜自生尘。
四姓良家子,三年赋客邻。
折腰行太缓,连琐语何频。
倭堕云争媚,便娟月斗新。
灭瘢难辨玉,约指不胜银。
电笑投壶胜,江澄捣练匀。
东南劳鹤望,西北限牛津。
宝唾凝兰气,鸣黄咽绛脣。
笼禽思陇树,洞犬谢秦人。
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
长安足轻薄,慎勿走琼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庭院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才情,同时暗含了作者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垂柳掩映的幽静院落,游丝飘荡的春日,营造出闲适又略带慵懒的氛围。一位女子伫立水边,罗袜沾染尘土,暗示她或许在等待某人。

接下来八句聚焦女子形象:她出身名门("四姓良家子"),却如漂泊的文人("三年赋客邻")般孤独。她步履缓慢("折腰行太缓"),言语琐碎("连琐语何频"),发髻如云般柔美("倭堕云争媚"),容貌如新月般清丽("便娟月斗新")。她佩戴的银饰("约指不胜银")更添光彩,但美玉般的肌肤上隐约可见的疤痕("灭瘢难辨玉")又暗示她或许经历过伤痛。

随后八句转入更深层的抒情:女子投壶取乐("电笑投壶胜"),捣衣劳作("江澄捣练匀"),却依然遥望远方("东南劳鹤望"),思念着无法到达的彼岸("西北限牛津")。她的叹息如兰香般芬芳("宝唾凝兰气"),歌声在红唇间哽咽("鸣黄咽绛脣")。她像笼中鸟思念故土("笼禽思陇树"),又像桃花源中人拒绝外界纷扰("洞犬谢秦人")。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女子才华横溢("咏絮才无对"),唯有在琴声中才能流露真情("闻琴意始真")。然而,长安城浮华喧嚣("长安足轻薄"),作者劝诫她谨慎行事("慎勿走琼轮"),不要轻易踏入名利场。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春日庭院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位美丽而孤独的女子,表达了作者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对世俗虚伪的批判。诗中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含蓄深沉,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刘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