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渊明菊

世以渊明名尔菊,却来紫陌换青铜。
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陶渊明和菊花的关系,讽刺了社会上追逐名利的风气。

前两句说:世人用陶渊明的名字来称呼菊花(因为陶渊明爱菊),可菊花却跑到繁华的街头去换钱("紫陌"指热闹的街道,"青铜"指铜钱)。这里用拟人手法,写菊花本该清高,却变得世俗。

后两句说:陶渊明当年采菊的东篱如今在哪里?("采采"是采摘的意思)这样的菊花,难道不觉得愧对陶渊明吗?诗人其实是借菊花批评那些假借清高之名,实则贪图利益的人。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菊花变俗"的巧妙比喻,讽刺伪君子 2. 通过对比(陶渊明的菊花 vs 换钱的菊花),突出主题 3. 最后反问句加强批判力度,让人反思

就像现在有些人嘴上说"淡泊名利",背地里却拼命捞钱,诗人早在古代就看透了这种虚伪。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