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张氏曲江》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畔风景画,同时透露出主客之间淡泊高雅的友情。
前两句用"澄江两派分"和"满山修竹"勾勒出开阔的江景和苍翠的山色,就像用大镜头拍下壮丽的自然画卷。中间四句则像特写镜头:微风吹进矮窗轻抚船帆,小路上若隐若现的足迹,白鹭在花影中安眠,猿声与桨声交织——这些细腻的动静结合,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主人和客人像水一样纯净的心境,他们倚着栏杆轻声交谈的场景,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写情。这种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只享受自然与友情的闲适生活,正是古代文人最向往的境界。
全诗就像一部风景纪录片,先用航拍展现壮阔全景,再用近景捕捉生动细节,最后定格在两位知己凭栏深谈的温馨画面,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