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娄参议二首 其一

使车遥下海边初,雾拥云腾壮气多。
化日光中明主诏,薰风高处远人歌。
南山共仰周师尹,边土谁轻汉伏波。
回首分茅山外过,金鳌铜柱看巍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受朝廷重用的官员(娄参议)奉命出使边远地区的场景,展现了其豪迈气概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开头写使者车马初次来到海边,云雾缭绕中透出雄壮气势,暗示使命重大。接着用"化日光中"形容皇帝诏书的光明正大,"薰风高处"暗喻朝廷恩泽远播,连边远百姓都歌颂皇恩。

中间用两个典故:把娄参议比作周朝名臣尹吉甫(辅佐周宣王中兴),又用东汉名将马援(平定边疆立铜柱记功)的典故,既赞美他的才能,又期待他像马援一样建功立业。

最后写使者回望分茅山(象征权力)外的征程,想象未来也能像马援一样立下铜柱功勋。"金鳌铜柱"既指实景,也暗喻不朽功业,整首诗充满对建功立业的期待和对国家强盛的信心。

全诗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塑造了一位受命于危难、志在安邦的官员形象,语言雄浑有力,展现出典型的豪放派诗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