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坡化龙竹

渭川千亩未为奇,独羡坡仙扫一枝。
后夜风雷头角露,看他行雨过天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赞美了苏轼(号东坡)画竹的高超技艺和非凡气度。

前两句说:陕西渭河边千亩竹林不算稀奇,最让人佩服的是苏东坡笔下的一枝墨竹。这里用"千亩竹林"的实景对比"一枝墨竹"的画作,突出艺术创作比自然景物更打动人心。

后两句展开想象:深夜里风雨交加时,这枝墨竹会化作真龙显露头角,飞越天池行云布雨。这里把静态的画作想象成能呼风唤雨的真龙,既赞美画作栩栩如生,又暗喻苏轼的才华如龙般超凡脱俗。

全诗妙在:
1. 用"化龙"的奇幻想象,把普通墨竹写出神韵
2. 通过"千亩"与"一枝"的对比,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 "行雨过天池"的壮阔画面,暗含对苏轼胸襟气度的赞美

就像我们现在说某位画家"画的花鸟能飞能叫"一样,这首诗用浪漫的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其人其艺的极高评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