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洞

扪葛敲幽户,空山得遍观。
云离朝拜石,苔积上升坛。
秋晚涧声涩,月明松影寒。
真人不可遇,谁复此烧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探访深山古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神秘幽静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抓着藤蔓、轻敲古老洞门,在寂静的山中四处游览。这里用"扪葛"(摸藤蔓)和"敲幽户"(敲隐蔽的门)两个动作,生动展现了探秘的过程。

中间四句是景物描写:云雾从朝拜的石头上飘散,青苔在祭坛上堆积——说明这里曾是修行之地,但已荒废许久。接着用声音和光影写秋夜山景:涧水声变得干涩(暗示天冷水量少),月光下松影透着寒意。这些描写共同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寻访的仙人始终没遇到,炼丹炉前早已无人。通过"谁复"(还有谁)的反问,表达了对修仙传说的感慨,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进山、探洞,到观察各种自然细节,最后发出感叹。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环境描写和细节选择,自然流露出对神秘修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寻而不遇的淡淡失落。诗中"涩""寒"等字眼的精妙运用,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山中的凉意与孤寂。

释圆悟

释圆悟,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能诗画,喜作竹石。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有《枯崖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泉州重修兴福寺记》),已佚。《画史会要》卷三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