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吴圣玉的人从远方(辽左)回到家乡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前两句说他孤身一人带着几份文书回家,发现家乡完全变了样。这里"墨牒"指文书,"事总非"是说一切都和记忆中对不上了。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家乡的破败:巷子冷清只剩燕子窝,亲戚朋友穷得衣服打满补丁(鹑衣指破烂衣服),以前珍藏的千卷书找不到了,只能去祭拜祖坟前那棵十围粗的大树。这些对比特别强烈——曾经的书香门第,现在只剩荒凉。
最后两句很生动:村里的老人小孩都围过来看他,因为他头发都白了还能平安回来(乌头能白),这在战乱年代实在太少见了。这里既有乡亲们的热情,也暗含乱世中活着回来的不易。
全诗用回家这个场景,通过今昔对比,既写个人遭遇,也反映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最打动人的是那些细节:燕窝、破衣服、消失的书本,比直接说"很惨"更有力量。最后围观的情景又让沉重的主题带着点人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