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鍊师(一作李群玉诗)

紫府静沈沈,松轩思别吟(一作到琴)。
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
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道士的生活情趣和超脱心境,用自然意象传递出淡泊自在的人生态度。

首联"紫府静沈沈,松轩思别吟"描写道观(紫府)的宁静,松树掩映的窗前,主人公在沉思或弹琴。这个开头就营造出清幽的隐居氛围。

颔联"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是点睛之笔。用流水和浮云比喻人生:水流看似有方向实则随性而流,浮云飘荡却毫无目的。这表达了顺应自然、不刻意强求的处世哲学。

颈联"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继续用美景烘托意境。远处桃花绚烂如锦,近处青山竹林幽深,这一远一近的景色组合,展现了隐居环境的优美,也暗喻与尘世保持距离的生活选择。

尾联"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最有趣。说道士不像普通郎中那样定时卖药,想要找他都没固定路线。这既写实又含深意:真正的修行者不刻意招揽,有缘人自会相遇,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意象,把隐居生活写得既实在又飘逸。没有说教,但通过水流、浮云、桃花、竹影这些景物,自然流露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用刻意寻找,该遇见自会遇见"的随缘智慧,对现代人如何面对浮躁生活也有启发。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