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张廷端

野亭芳树下,崖石大溪南。
客去閒秋色,云来作暮岚。
谁家留信宿,何处倚清酣。
拾得琅玕竹,时时寄一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意趣和真挚友情。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郊野的亭子旁开着野花,大树下铺着浓荫,溪流南岸的崖石静静伫立。秋色中,友人离去的身影渐行渐远,山间的云雾慢慢聚拢,给傍晚披上朦胧的纱衣。这些景物描写看似随意,实则用"野亭"、"崖石"、"秋色"、"暮岚"等意象,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暗示离别时的不舍。

后四句转入抒情:不知友人会在哪户人家借宿,又会在何处饮酒赏景。最动人的是结尾两句——诗人捡到一根美玉般的竹子(琅玕竹是传说中的仙竹),说要常常写信寄给友人。这个细节特别生活化,把抽象的思念变成具体可感的物件,就像现代人说"看到好看的明信片就给你寄",让友情显得朴实又温暖。

全诗妙在"闲"字贯穿始终:闲适的秋景、悠闲的云霞、随性的行程、偶然拾得的小物件,这种不刻意的情感表达反而更显真挚。诗人没有直白说"舍不得你",但通过描绘共赏过的山水,相约未来的书信往来,把离别写得既淡然又深情,就像好朋友之间那种"见与不见都在心里"的默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