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游 十六夜阴寒,坐卧小楼,茫茫百端,不觉为之凄咽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
巡檐数朵。
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
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
肯闲过。
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旧约何曾果。
记徙倚朱楼,迷藏香径。
延缘画舸。
正离魂欲接,断烟横锁。
怕梦醒时,盼煞满城灯火。
问谁个。
掩纱窗、更愁于我。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寒冷冬夜的孤独心事,像用现代人发朋友圈的方式记录情绪。

上半部分像在拍vlog: 1. 开头是特写镜头:主人公烤着火却提不起劲,听着煮雪的声音(可能是雪水融化滴落声),坐着发呆愁到不行,愁得只能反复站起又坐下。 2. 接着镜头转到屋檐下,数着几朵梅花("巡檐数朵"),突然对远处吹笛的人喊话:求你别吹太用力,把梅花震落了!(用"丁宁"这种口语化的叮嘱显得很真实) 3. 然后拍书桌日常:明明喜欢寒冷带来的清醒,铺开纸笔想写点什么,结果墨磨着磨着就犯懒了——像极了现代人立flag要学习却刷起手机。

下半部分开始走心回忆杀: 1. 想起以前和某人的约定根本没实现,记忆像电影闪回:在红楼上徘徊,在花园玩捉迷藏,在画船上约会...这些甜蜜回忆反而让现在更难受。 2. 最扎心的是这句"怕梦醒时,盼煞满城灯火":既怕梦见旧人,又偷偷期待能在灯火中看见对方,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 3. 结尾自问自答:还有谁能比我更惨?现在连掀开窗帘看夜的勇气都没了("掩纱窗"这个动作把抑郁情绪具象化了)。

全词妙在把现代人熟悉的"emo时刻"写得古雅:煮雪声像白噪音,数梅花像刷社交媒体,磨墨犯懒像拖延症,旧情回忆像深夜翻前任朋友圈。最后那种"全世界就我最难过"的矫情,被"更愁于我"四个字说得既含蓄又戳心。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