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永叔往教渝州

词采年来比贾终,石渠东观未能容。
今君乘驿西南去,我欲为云上下从。
峡涌春涛飞霹雳,天开晴崿削芙蓉。
江山险壮犹今昔,遗恨难平有卧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写给朋友方永叔的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离别的不舍,同时借景抒情,寄托了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联“词采年来比贾终,石渠东观未能容”夸赞朋友的文采堪比汉代才子贾谊和终军,但这样的人才却未能在朝廷(石渠、东观代指皇家藏书处,引申为朝廷)得到重用,暗含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惋惜。

颔联“今君乘驿西南去,我欲为云上下从”直接写送别:如今你乘驿车去西南赴任,我多想化作一片云追随你。用“云”的比喻既浪漫又深情,凸显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峡涌春涛飞霹雳,天开晴崿削芙蓉”笔锋一转,描绘渝州(今重庆一带)的壮丽山水:峡谷中春浪奔涌如雷霆,晴空下陡峭山峰像刀削的芙蓉。这两句既实写蜀地风光,又暗喻友人将面临的人生挑战。

尾联“江山险壮犹今昔,遗恨难平有卧龙”是全诗点睛之笔。诗人由壮丽山河联想到历史——蜀地风光依旧,但像诸葛亮(卧龙)这样的英才终究未能实现抱负。表面写古人,实则既安慰友人(连诸葛亮也有遗憾),又抒发了自己与友人共同的壮志难酬之憾。

全诗亮点在于:
1. 情感真挚:从夸赞到不舍,再到借景抒怀,层层递进
2. 比喻生动:把思念比作随行的云,把山峰比作刀削的芙蓉
3. 历史共鸣:用诸葛亮典故,让个人离愁升华到家国情怀
4. 画面感强:雷霆般的春浪、刀削般的山峰,给人强烈视觉冲击

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这件事,既表达了深厚友谊,又抒发了对人才不受重用的不平,还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