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山早发

呼仆吹灯促晓装,出门月色十分光。板桥霜重稀行迹,野寺钟疏搅客肠。

河汉低斜趋北极,启明辉映出东方。前途莫见同心伴,惟有啼鹃诉路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清晨启程赶路的场景,充满了孤独与坚韧交织的复杂情感。

开头两句直接切入主题:旅人叫醒仆人、吹灭油灯、催促整理行装,推门而出时月光格外明亮。这里用"十分光"形容月光,既写实又暗含赶路人对光明的渴望。

中间四句是旅途见闻:结霜的木板桥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足迹,远处寺庙稀疏的钟声搅动着旅人的愁绪。抬头看,银河低垂指向北方,启明星已在东方闪耀。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寒冷、寂静而壮阔的黎明景象,其中"搅客肠"三个字特别生动,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可触可感。

最后两句点明心境:前路漫漫却找不到同行者,只有杜鹃鸟的啼叫声陪伴着漫长的旅途。这里的"啼鹃"既是实景,也暗含"不如归去"的典故,但旅人依然选择继续前行,展现出孤独中坚持前行的勇气。

全诗用清晨赶路这个日常场景,通过月光、霜桥、钟声、星辰、鸟啼等意象层层递进,最终落在"路长"这个人生隐喻上。没有华丽辞藻,却能让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那份既孤独又坚定的前行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