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

欲暝疑将曙,凉春似早秋。
青山独归处,花暗一层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似梦非梦的朦胧时刻,通过矛盾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营造出恍惚迷离的意境。

前两句"欲暝疑将曙,凉春似早秋"用两组矛盾的比喻:天色将暗时却像要破晓,本该温暖的春天却透着秋天的凉意。这种时间错位和季节混淆,生动表现了半梦半醒时那种真假难辨的恍惚状态。

后两句"青山独归处,花暗一层楼"勾勒出一个孤独而幽深的场景:青山中独自归去的身影,与花影朦胧的小楼形成空间层次。这里的"花暗"既可能是暮色中的实景,也可能是梦境中模糊的视觉印象,让整个画面带着一层薄纱般的朦胧美。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巧妙运用了矛盾修辞(将暗似明、春似秋)、空间对比(远山与近楼)、光影处理(花影朦胧)等手法,把梦境的虚幻感、孤独的漂泊感,以及春日特有的那种温柔惆怅,都浓缩在这个微型的诗意空间里。读者能感受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情绪,这正是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