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客莫轻瑕璧谤,立人怀抱自分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句"行客莫轻瑕璧谤"用比喻手法告诉我们:就像赶路的行人不要轻易贬损一块有瑕疵的玉石,我们在评价他人时也不该因为小缺点就全盘否定。生活中常见到人们抓住别人的小毛病大做文章,这句诗正是对这种行为的劝诫。

第二句"立人怀抱自分明"则转向自我修养——真正有品格的人,内心自有明辨是非的准则。这里的"怀抱"指一个人的胸襟和价值观,"分明"强调这种判断力是清晰坚定的。作者告诉我们,与其挑剔他人,不如修炼自己的判断力。

两句话形成巧妙对比:前句教我们对外要宽容,后句教对内要严格。这种内外有别的处世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当我们遇到他人犯错时,不妨想想"瑕璧"之喻;当自己面临选择时,则要守住"分明"的准则。

诗歌用"行客""立人"这样具体的形象,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可感。特别是"瑕璧"这个意象,既直观表现了"美中不足"的常态,又暗示了"瑕不掩瑜"的深层含义,展现出汉语凝练传神的特点。

释智仁

释智仁,一作智淳,与九僧同时(《宋诗纪事》卷九一)。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