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文丞相庙

国事艰危属秉钧,平生慷慨竟捐身。
百年社稷归元土,万古祠堂表宋臣。
已见高名垂宇宙,远瞻遗像肃冠绅。
当时碧血生芳草,留得清芬岁岁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歌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文天祥的忠烈形象。

首联说国家危难时文天祥担当重任,一生慷慨最终为国捐躯。这里"秉钧"指执掌大权,"捐身"就是牺牲生命的意思。诗人用直白的语言勾勒出文天祥临危受命、舍生取义的形象。

颔联写宋朝虽已灭亡百年,但后人仍建祠堂纪念这位忠臣。"元土"指元朝统治的土地,说明宋朝已经灭亡,但文天祥的精神永存。

颈联赞美文天祥名垂千古,人们瞻仰他的遗像时都会肃然起敬。"肃冠绅"生动描绘了后人整理衣冠、恭敬祭拜的场景。

尾联最精彩,用"碧血生芳草"的意象,说文天祥的鲜血化作了芬芳的青草,每年春天都会焕发生机。这个比喻既美丽又深刻,把烈士的精神与自然界的生命力联系起来,说明英雄精神永远流传。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具体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文天祥的崇高品格和永恒价值。最后两句尤其打动人心,把抽象的精神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地理解英雄精神的不朽。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