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谷雨时节,麦场上一片繁忙的景象,但诗的后两句却转向了另一个场景,通过对比表现了一种反差和无奈。
第一句:“谷雨连朝没麦场”
谷雨时节,连续多天的春雨让麦场被雨水淹没。这里提到的“谷雨”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4月19日至5月5日之间。谷雨时节,春雨充沛,正是麦子生长的好时机。第二句:“官粮未入长官忙”
尽管春雨不断,农田里的麦子还没有被收割,官府的储粮任务却已经来临,这使得长官们非常忙碌。这里“官粮”指的是政府储备的粮食,长官们的职责是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来应对可能的饥荒或其他紧急情况。第三句:“阶庭有雨青鞋闹”
这里转向了诗人的住所。门前的台阶上,雨水淅沥,青色的鞋踩在湿地上,发出嘈杂的声音。这里的“青鞋”指的是青色的鞋子,用来表示诗人身份的低调和平民化。这句描绘了一幅雨中生活的图景,虽然忙碌,但也透露出一种宁静。第四句:“牢户无人白日长”
牢房里空无一人,而白天却显得格外漫长。这里“牢户”可能是指诗人的住所或者是官府的某个封闭场所。白天时间似乎因为孤独和等待而显得特别漫长。整体分析
这首诗通过谷雨时节农田和官府的繁忙景象,与诗人的日常生活的对比,表现了一种无奈和孤独。诗人似乎在抱怨,尽管外边是繁忙的春日,但自己却仿佛被隔离在另一个时空里,默默等待,感觉时间漫长而无聊。这首诗用简单直接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雨中生活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
王渥
王渥(?-1232)金代文学家。字仲泽,太原(今属山西)人。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