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次西涯阁老韵简中丞秦公
细雨江城秋澹泊,一樽何处堪携鹤。选胜重来近十年,虚楼视昔还恢廓。
两山矗立谁疏凿,万壑惊趋犹脉络。壮势平吞白帝城,寒光远带湘妃阁。
雕甍绣闼俯苍峰,水波摇泄芙蓉宫。几家弦管廛居密,千里舟航贡道通。
铁笛声孤时对月,蒲帆影乱晚随风。迎门花鼓来仙客,入画青蓑羡钓翁。
把袂同游皆国彦,锦席高张叨我半。凭栏触景各抽毫,摛词谁复过王翰。
楣间高扁少师章,海若天吴骇吾见。中丞更续郢中歌,玉斝琼杯照人面。
况说绥怀动隐忧,民情吏治精而练。二公声望将无同,屹屹斯楼并霄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氛围,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秦中丞的赞美之情。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写景部分(前12句): 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鹤楼周边的景色。秋雨中的江城显得宁静淡泊,诗人想找个地方饮酒赏鹤。十年后重游此地,发现楼阁比从前更加宏伟。两座青山巍然耸立,万条溪谷像脉络一样奔流。楼的气势仿佛能吞没白帝城,远处的寒光映照着湘妃阁。精美的楼阁俯瞰着青山,水波荡漾如同芙蓉宫殿。附近人家传来音乐声,江上船只往来频繁。
2. 人文活动描写(中间8句): 这里写到人们在楼上的活动:有人月下吹笛,船帆在晚风中飘动。热情的鼓乐迎接宾客,垂钓的老翁像画中人物。诗人与才华横溢的朋友们同游,设宴饮酒。大家凭栏远眺,即兴作诗,称赞友人文采堪比唐代诗人王翰。楼上的匾额笔力雄健,连海神看了都会惊叹。
3. 赞颂友人部分(最后6句): 特别称赞秦中丞的诗作像古代郢都的优美歌曲,酒宴上玉杯映照着人们的面容。更赞扬他治理地方时体察民情,精明干练。最后将两位友人的声望比作高耸入云的黄鹤楼,表达了对他们崇高品德和政绩的敬佩。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写景层次分明,从近到远,从静到动,画面感极强 - 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融合在一起 - 通过对比(十年前后)、比喻(比作王翰的诗)等手法增强表现力 - 在赞美友人时不落俗套,既称赞文采,更推崇政绩 - 语言优美但不晦涩,意象丰富而贴切
诗人通过黄鹤楼这个载体,既展现了江山胜景,又表达了对友人才德的高度赞赏,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