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和霞盦赴会夜归闻警之作。时山居畏寒,未赴

局促吟壶,屏却声闻,别是一天。
念离巢鸥鹭,逢场杯酒,飞空欠舄,问渡无船。
惨澹风云,抢攘岁月,警讯犹惊呜咽传。
桑乡事,叹寒梅园菊,萎落荒烟。
鞭先。
归思鸿边。
计琴剑、谁家能瓦全。
算戏钩藏座,新欢枕飞,觞唱月邮,笺筒递险韵珠穿。
梅鹤凄清,桐鼍哽咽,醒我骚魂梢月纤。
吟肩耸,忘去閒身滞,在异域山川。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因天气寒冷未能赴约参加聚会,独自在家听到警报声后的复杂心情。

上阕(前半部分): 1. 开头描写自己像被困在茶壶里一样局促不安,刻意避开外界消息,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 2. 用离巢的海鸥、白鹭比喻未能赴约的自己,想象朋友们正在把酒言欢,而自己却像想飞却找不到鞋,想渡河却没有船。 3. 突然传来的警报声打破了宁静,让作者联想到动荡的时局和流逝的岁月。最后以凋零的梅花、菊花比喻战乱中遭受破坏的家乡。

下阕(后半部分): 1. 先说"鞭先"(本要策马赴约),但思绪已随大雁飞远。思考在这乱世中,谁家能保全琴剑(象征文人雅趣)不受损毁。 2. 想象聚会场景:藏钩游戏、新欢畅饮、月下吟诗、传递诗笺。用"险韵珠穿"形容朋友们高超的诗艺。 3. 回到现实:凄清的梅鹤、呜咽的更鼓声唤醒了自己。在月光下耸着肩膀苦吟,暂时忘记了自己被困在异乡的处境。

全词通过对比想象中的欢聚与现实中的孤独,表达了乱世文人既向往雅集唱和,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的矛盾心理。警报声作为全词的转折点,将个人感伤与时代苦难紧密联系在一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