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竹箭有筠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凤花仍吐,停霜色更新。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赞美竹子的品格来表达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全诗通俗易懂,用竹子的特性比喻人的优秀品质。

前四句写竹子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特性,就像品德高尚的人。竹子能体现前人的礼仪规范,它的气节与松柏(后凋)相似,都能在严寒中保持本色。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写竹子四季常青的特点。竹子柔韧却保持完整气节,青翠的竹皮(筠)始终存在。大自然孕育万物,竹子的枝叶却能在四季都保持春意。这里用竹子经霜不凋的特性,暗示人应保持不变的操守。

最后四句用凤凰栖竹的典故,说竹子即使经历风霜,颜色反而更加新鲜。诗人表示要像竹子一样坚守节操,并希望通过观竹来反省自身。全诗借物喻人,鼓励人们学习竹子坚韧不拔、始终如一的品格。

李程

李程(766年-842年),字表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的五世孙。会昌二年(842年),李程去世,年七十七。获赠太保,谥号“缪”。他著有表状一卷,今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