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平绝顶

天平之麓黄华西,六峰突兀天欲齐。
晴空自发金磬响,断崖更听玄猿啼。
浮云飞鸟看出没,苍松翠竹相高低。
道人焚香坐峰顶,法眼岂为诸相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顶天平山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悟,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前两句写山势:天平山脚下黄华寺的西边,六座山峰高耸入云,几乎要与天齐平。用"突兀"形容山峰陡峭,"天欲齐"夸张地表现山的高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

中间四句通过声音和视觉描写山中景色:晴朗的天空突然传来寺庙钟声,陡峭的山崖间还能听到黑猿的啼叫。天上浮云和飞鸟时隐时现,苍翠的松树和青翠的竹子高低错落。这里用"金磬响"和"玄猿啼"形成听觉对比,用"浮云飞鸟"和"苍松翠竹"构成视觉层次,动静结合,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写修行人:道士在峰顶焚香打坐,用佛法智慧看透世间万象。这里的"法眼"指看透事物本质的智慧,"诸相"指世间各种表象,暗示修行者超脱世俗的境界。

全诗通过描写高山、钟声、猿啼、云雾、松竹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既壮丽又幽静的修行圣地。最后点明主旨:面对纷繁世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迷惑。诗中写景是为了抒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