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雍丘窦明府

少年结绶骋金羁,许下如看琼树枝。入里亲过朗陵伯,
出门高视颍川儿。西游太府东乘传,泗上诸侯谁不羡。
时辈宁将白笔期,高流伫向丹霄见。何事翻飞不及群,
虎班突骑来纷纷。吴江垂钓楚山醉,身寄沧波心白云。
中岁胡尘静如扫,一官又罢行将老。薛公荐士得君初,
□领黄金千室馀。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出重门烟树里。感物吟诗对暮天,
怀人倚杖临秋水。别离几日问前期,鸣雁亭边人去时。
独坐不堪朝与夕,高风萧索乱蝉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的中年人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高开低走的人生"。

前半段(前12句)像回忆青春:年轻时是个骑着骏马、戴着金饰的官场新秀,在许昌一带就像棵玉树般耀眼。去亲戚家串门都倍有面子,出门在外连颍川(名人辈出之地)的才子们都不放在眼里。在长安当官、坐着公家车出差时,连地方官员都羡慕他。当时大家都觉得他肯定能当大官(白笔指御史,丹霄指朝廷高位)。

但突然转折("何事翻飞不及群"开始):人生就像遭遇了车祸现场。先是战场上的骑兵乱局(可能指安史之乱),后来只能躲到吴江钓鱼、楚山买醉,身体漂在江湖,心思却像白云一样飘在朝堂。中年时战乱平息(胡尘静如扫),却又被罢官,眼看就要老了。

后半段是现状:虽然有人推荐他重新当官(薛公荐士),家里却穷得只剩锅里的鱼。他整天在河边看沙鸥,感觉自己和鸟儿一样孤独。傍晚对着天空写诗,站在秋水边想念朋友。最后在鸣雁亭送别友人后,独自听着秋风和蝉鸣,把中年失业、朋友离散的悲凉写得特别扎心。

全诗最厉害的是三层对比:①年轻风光vs中年落魄 ②心里想当官vs现实只能钓鱼 ③热闹的过去vs孤独的现在。就像现在有些人名校毕业却中年失业,只能在朋友圈晒钓鱼照片的感觉。诗人用"沧波心白云"这种意象,把这种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的心态写绝了。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