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病中作六首 其一 风雨夕

风舞若游龙,雨怒如腾马。
稳坐茅斋已泛舟,惯作飘摇者。
书污落灯花,茶冷侵瓯瓦。
千顷银波月缀秋,又怅佳人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坐在茅屋里的感受和思绪。

上片(前四句): 用生动的比喻描写风雨——风像游龙一样盘旋飞舞,雨像奔腾的烈马般狂暴。但作者却说自己在茅屋里坐得很稳,甚至感觉像坐在船上,早已习惯了这种飘摇不定的感觉。这里用"泛舟"的意象,把简陋的茅屋比作一叶扁舟,既表现了环境的艰苦,也展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态。

下片(后四句): 转到屋内细节——油灯的火花把书弄脏了,茶凉了连茶具都透着寒意。这时突然转到室外景象:月光下的水面泛起银色波纹,点缀着秋色。最后笔锋一转,带出对心上人的思念。

全词妙在: 1. 动静结合:狂暴的风雨与安静的茅屋形成对比 2. 由实转虚:从眼前的风雨、茶书,突然跳到远方的秋月,最后落在无形的思念上 3. 苦中作乐:在困顿环境中保持从容,但最后一句透露内心柔软处

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最后两句的转折,前面所有对环境的描写,其实都是为了烘托最后那句"又怅佳人也"——在风雨飘摇的夜晚,最想念的还是那个特别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