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子泉
泉品旧知名,澄源石甃盈。
甘滋饱僧饭,润泽济农耕。
漱玉人谁听,囊茶客自烹。
久供鸿渐啜,曾奉赞皇羹(自注:李卫公非惠山泉不饮。)。
昨忝此邦守,令无诸县行。
烦酲想岩壑,一日慰幽情。
惭怍方堆面⑴,尘埃正满缨。
临流聊洗濯,心已识蒙亨(元佚名《无锡志》卷四上)。
甘滋饱僧饭,润泽济农耕。
漱玉人谁听,囊茶客自烹。
久供鸿渐啜,曾奉赞皇羹(自注:李卫公非惠山泉不饮。)。
昨忝此邦守,令无诸县行。
烦酲想岩壑,一日慰幽情。
惭怍方堆面⑴,尘埃正满缨。
临流聊洗濯,心已识蒙亨(元佚名《无锡志》卷四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题陆子泉》描绘了无锡惠山泉水的美妙,以及作者与这眼泉水的情感联系。全诗语言平实,但充满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悟。
1. 泉水的珍贵与实用价值:
开头直接点出泉水自古有名,清澈的泉水从石砌的井中满溢而出。它不仅甘甜滋润,能让僧人饱餐,还能灌溉农田,造福百姓。这里展现了泉水的自然之美和实用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泉水的文化意义:
诗人提到泉水曾被用来泡茶,甚至被唐代名相李德裕(李卫公)偏爱。这些历史典故赋予了泉水文化内涵,说明它不仅是生活所需,更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
3. 诗人的情感变化:
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此地为官,却因公务繁忙未能好好欣赏泉水。如今重游,泉水洗涤了他的疲惫和尘埃,也净化了他的心灵。从“惭怍”到“心已识蒙亨”,诗人经历了从愧疚到释然的情感转变,最终在泉水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4. 深层寓意:
泉水象征着纯净和生命力。诗人通过泉水,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纷扰的厌倦。他渴望回归自然,在泉水的洗涤中获得心灵的解脱。
总结:
这首诗以泉水为线索,串联起自然之美、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它赞美了泉水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感受到泉水的魅力以及诗人与自然共鸣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