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毗山

十载重来思惘然,胜游邂逅一开颜。
高林有色烟云净,曲径无香草树閒。
漫遣金樽催白日,绝怜红粉涴青山。
南朝旧迹今谁记,肠断风流不可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重游毗山》讲的是作者十年后重回旧地,看到风景依旧却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两句写作者十年后重游故地,心情复杂("思惘然"),但遇到美景又忍不住开心("开颜")。接下来四句具体描写山中美景:高大的树林在云雾中显得格外清晰,幽静的小路旁草木自然生长。作者一边喝酒赏景,一边惋惜美景被世俗玷污("红粉涴青山"可能暗指人为破坏或脂粉气污染了自然)。

最后两句是情感爆发点:南朝的历史遗迹如今还有谁记得?那些风流往事已经遥不可及,让人伤感。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无奈,以及对纯净自然和往昔风雅的怀念。

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常见的景物(树林、小路、青山)营造出深沉的时间感,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普遍人生体验。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