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 其二

绣斧乌台峻碧霄,金陵佳丽未萧条。
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
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
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许益之去金陵赴任时的场景,充满了对金陵历史与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思念。

首联“绣斧乌台峻碧霄,金陵佳丽未萧条”用“绣斧”“乌台”代指官员的威严和权力,形容金陵城依然壮丽繁华,并未因历史变迁而衰败。“峻碧霄”暗示官署高耸入云,气势非凡。

颔联“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赞美金陵的文人才子依然保持着正直的品格(“诗书正气”),而六朝(指历史上金陵的繁华朝代)的奢靡享乐已成过去,如今只剩残歌,仿佛被后人一笑置之。这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当下文人风骨的肯定。

颈联“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是写景名句:石头山青翠如画,长江浩荡仿佛要吞没天际,白色的浪花随风翻涌。这两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金陵壮丽的山水,动静结合,气势磅礴。

尾联“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在金陵畅游时能用雄健的文笔记录见闻,写下豪迈的诗篇,寄给隐居林间的自己,以此慰藉寂寞。这里既有对友人才华的信任,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

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金陵历史文化的感慨,也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语言豪迈而不失细腻,尤其是中间两联的写景,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山水与人文,表达了对正直品格的推崇,也展现了金陵的永恒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