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旅游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冬时节在外漂泊的旅人形象,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直接道出旅途艰辛:天色已晚才匆忙找住处,随行的书童病倒了,马匹也饿着肚子。这里用"伤寒"和"饥"两个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寒冷季节出行的不易。

后两句"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更显深沉。诗人用"悠悠"二字,既说十月将尽的时间流逝,也暗含漂泊在外的漫长孤寂。看到村头栽种的竹子,突然意识到已经错过栽竹的最佳时节——这个观察很巧妙,既点明初冬时令,又暗喻自己像错过季节的竹子一样处境尴尬。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病童"、"饿马"、"过时的竹子"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初冬的旅途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疲惫,更有心理上的孤独与无奈。诗人把普通人出门在外的真实体验写得入木三分,这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