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穿茅屋成巨浸歌①(己卯)

云如泼墨天溟溟,疾风驱云走不停。
乱麻雨脚穿茅入,打头处处悬长绳。
除却安床一席地,馀皆巨浸殊难行。
虽教洗净范公甑,但愁吾灶云将沉。
平地积淖已没踝,注水盈釜荆妻嗔。
更惊蓬窗墙湿透,湿泥时复陨纷纷。
初看溜迹如蝌蚪,继则宛拟披麻皴。
长风怒吼撼之动,我愁覆压心怦怦。
呜呼,我愁覆压心怦怦,欲排阊阖叩天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暴雨中穷苦人家的真实困境,用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开篇用"泼墨"形容乌云密布的天空,狂风卷着乌云快速移动。暴雨像乱麻一样穿透茅草屋顶,雨线像长绳般垂落。屋里除了床铺这一小块地方,其他地方都成了"水塘",难以行走。这里用夸张的"巨浸"(巨大的水塘)来形容屋内积水之深。

接着写生活细节:虽然雨水把锅碗瓢盆都冲干净了(范仲淹典故,指家贫),但更担心灶台被水泡塌。院子里积水没过脚踝,锅里也灌进了雨水,惹得妻子生气。最让人心惊的是土墙被雨水浸透,泥块不断掉落。

诗人观察墙上雨水痕迹的变化:先是像蝌蚪般的细流,后来变成麻布褶皱般的纹路。狂风吹得茅屋摇晃,诗人担心房子会倒塌,心里砰砰直跳。最后发出无奈的呼喊:真想推开天门找老天爷评理啊!

全诗通过暴雨中茅屋漏雨的细节,展现贫苦百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诗人用"泼墨""长绳""巨浸"等夸张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暴雨的凶猛;用"灶将沉""荆妻嗔""湿泥陨"等生活细节,让苦难变得具体可感。结尾的呼喊既是对现实的控诉,也透露出小人物的辛酸与坚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