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知县上计朝京
封章上计宜居最,奉命朝天在及期。
帝阙九重环象魏,王春一统发华夷。
斑联簪笏扬休日,乐听萧韶锡宴时。
既向枫宸沾圣泽,好归花县慰民思。
殷勤农父耕田劝,揖逊乡人饮酒仪。
寡妇何烦孟尝诉,李娥仍诔度公辞。
淳风百里真堪复,善政三年属有为。
莫道外官非近侍,钟山咫尺五云飞。
帝阙九重环象魏,王春一统发华夷。
斑联簪笏扬休日,乐听萧韶锡宴时。
既向枫宸沾圣泽,好归花县慰民思。
殷勤农父耕田劝,揖逊乡人饮酒仪。
寡妇何烦孟尝诉,李娥仍诔度公辞。
淳风百里真堪复,善政三年属有为。
莫道外官非近侍,钟山咫尺五云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知县的地方官员进京述职的场景,展现了官民和谐、政通人和的美好画面。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进京述职(前八句):描写王知县带着优秀政绩按期进京,在庄严的皇宫接受皇帝宴请。用"帝阙九重"表现皇宫威严,"枫宸沾圣泽"暗示皇帝恩泽广布。
2. 地方政绩(中间六句):通过具体事例展现王知县治理有方:农民勤恳耕作,乡邻和睦相处;寡妇不用像孟尝君时代那样申诉冤屈,百姓自发为清官写颂词。说明他恢复了淳朴民风,三年任期内做出了实绩。
3. 勉励期许(最后两句):虽然地方官看似远离权力中心,但只要政绩出色,就像钟山云霞一样能直达天听。这是对王知县的肯定和鼓励。
诗歌亮点: - 用对比手法:将庄严的皇宫与淳朴的乡村并置 - 善用典故:孟尝君、李娥等典故自然融入 - 画面感强:从朝廷盛宴到田间耕作,场景切换自然 - 情感真挚:既有对清官的赞美,也饱含对百姓的关怀
全诗通过一位地方官员的述职之旅,展现了理想中的官民关系和为政之道,在今天仍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