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律诗兄首倡《庐山五老峰歌四十韵》后,不旋踵又得五古《游庐山含鄱口》一首索和,其才思之繁捷使人惊羡,其嘤鸣之真情使予感奋,因竭半日之力勉次其韵,谨呈吟几,仍乞斧正

禹域五巨浸,鄱阳控楚尾。
方圆厥为冠,馀者以次四。
夙昔闻大名,久欲濯其水。
尘事苦鞅掌,若坠网罟底。
梦寐五十秋,相思一千里。
时乖文武道,讵容张稍弛。
天行终有常,逸兴伏又起。
匡庐情独钟,饱览得无畏。
言陟含鄱岭,声色极听视。
山灵似予怜,倾箧献奇诡。
日出烟云消,奥府失所袐。
浩白融葱青,沆瀣共一气。
缩图苞东溟,指顾揽西鄙。
列子御长风,弗劳我杖屣。
钧天奏广乐,正声变宫征。
万象幻异彩,赤橙益紫翠。
会心得俞侯,至乐乃如此。
相期百年间,岁岁此栖止。
坐觉骨未立,浑忘肉生髀。
岂慕桃源人,畴想穷达事。
挥戈喝羲和,吟啸返景里。
连呼杜康来,临风尽一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庐山含鄱口景色的赞美和与友人同游的快乐。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相思一千里"): 作者先介绍鄱阳湖是中国五大湖之首,自己早就听说它的美名,想亲眼看看。但被生活琐事缠身,就像掉进渔网里一样无法脱身,这个愿望在心里埋藏了五十年。

第二部分("时乖文武道"到"至乐乃如此"): 终于有机会来到庐山,作者兴奋地登上含鄱岭。大自然像特别照顾他一样,展现出各种神奇景色:日出云散时,青白交融的湖光山色;远处东海和西域的壮阔景象仿佛近在眼前。各种色彩交织变幻,还有天籁般的自然之声。最开心的是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俞律一起欣赏,这种快乐难以形容。

第三部分("相期百年间"到最后): 作者希望每年都能来这里游玩。在美景中完全忘记了时间流逝,也不在乎世俗的得失。最后豪迈地呼唤美酒,要和朋友迎风畅饮,一醉方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动的比喻写现实束缚,如"若坠网罟底"形容被生活困住 2. 对景色的描写很有画面感,像"浩白融葱青"写湖光山色,"万象幻异彩"写色彩变化 3. 通过"浑忘肉生髀"(忘记久坐腿麻)这样的小细节,表现沉醉美景的状态 4. 结尾的豪饮场景充满感染力,让人感受到纯粹的快乐

全诗展现了中年人暂时摆脱俗务、纵情山水的畅快,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惊叹,也有知音同游的喜悦,语言豪放又不失细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