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

一夜春光绽绛囊,碧油枝上昼煌煌。风匀只似调红露,
日暖唯忧化赤霜。火齐满枝烧夜月,金津含蕊滴朝阳。
不知桂树知情否,无限同游阻陆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看到庭院里盛开的石榴花,触景生情而写下的感慨。

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石榴花的美:一夜之间春光乍现,石榴花像红色锦囊一样绽放,在碧绿的枝叶间格外耀眼。微风吹过时,花瓣上的露珠像被调匀的红色颜料;阳光温暖时,又担心花瓣会像红色霜花一样融化。这里用"绛囊""红露""赤霜"等红色系词汇,突出石榴花的热烈鲜艳。

五六句继续用夸张手法表现石榴花的绚烂:满枝的花朵像火珠一样照亮了夜空,花蕊含着露珠在朝阳下闪闪发光。这里"火齐""金津"的比喻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不知道月宫里的桂树是否懂得,我和友人(陆郎)被现实阻隔无法同游赏花的遗憾。这里用神话中的桂树暗指无法触及的美好,同时"陆郎"可能暗指诗人的某位朋友,表达了对自由和友情的向往。

全诗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色彩描写和比喻,将石榴花的绚烂与诗人病中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点出对自由和友情的渴望,展现了人在病痛中对生命之美的敏感体验。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