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开阔宁静的秋夜水乡图景,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生活化的比喻写空间感:地势平坦得像摊开的手掌,天空圆润得像倒扣的盘子。这种比喻让读者立刻能想象出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天地相接的壮阔景象。
中间四句巧妙转换视角:先抬头看天——三星像挂在窗边,北斗七星仿佛就挂在亭子的栏杆上,用"挂"字把遥远的星辰拉到眼前,显得格外亲近。再低头看水——夜晚的荷花安静绽放,秋风中飘来清冷的桂花香,通过"静"和"寒"两个字,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带着凉意的幽香。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放眼望去没有山峦遮挡,只觉得水天云影无限宽广。"剩觉"二字用得极妙,那种豁然开朗、心胸舒展的感觉扑面而来。诗人站在斗野亭中,通过"无山碍眼"的独特视角,把水乡平原的地理特征转化为精神上的自由感。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镜头:先广角展现天地轮廓,再特写星辰花草,最后拉远镜头展现水云苍茫。没有生僻字眼,却通过精准的动词(披、覆、罗、挂)和形容词(静、寒、宽)营造出立体的秋夜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宁静美。
刘焘
湖州长兴人,字无言。未冠入太学,与陈亨伯等以八俊称。哲宗元祐三年进士。苏轼称其文章典丽。善书法,笔势遒劲,召修阁帖。历任知郓州、秘阁修撰。有《见南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