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答胡苇航

偃蹇当风松,四望无宁枝。
茑萝空自缠,鸾凤非所羁。
固乏栋梁具,聊耸岩壑姿。
岂无深林柯,百尺悬旌麾。
下有千岁苓,勿使行人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傲的松树,表达了一种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精神追求。

开头用"松树挺立在风中"的画面,暗示主人公像松树一样傲然独立,周围没有其他树木能与之比肩。"茑萝"(攀附植物)徒劳地缠绕它,但"鸾凤"(高贵鸟类)也不会被它束缚——说明这棵树既不依附他人,也不限制他人。

接着诗人自谦说:我虽然算不上栋梁之材(指做不了国家重臣),但至少能在山岩间保持挺拔的姿态。这里并非真的贬低自己,而是表达一种"宁可做真实的自己,也不勉强去迎合世俗"的态度。

后四句最有意思:深山老林里其实藏着许多参天大树,树梢高得就像悬挂的旗帜。树下还生长着千年茯苓(珍贵药材),但诗人却说"别让路人知道"——这其实是说: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平凡外表之下,不必刻意炫耀,懂的人自然懂。

全诗的精髓在于:做人不必追求外在的显赫,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独立与高贵。就像山里的松树,不需要人人都来仰望,但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不张扬却充满底气的态度,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尤其值得品味。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