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判官归巴州

回首三巴曲,平生万里桥。
衣冠无赖客,花月可怜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回望。前两句"回首三巴曲,平生万里桥"用地理意象勾勒出人生轨迹——"三巴"指巴蜀地区,"万里桥"是成都著名古桥,两个地名对仗工整,既点明故乡所在,又暗示半生漂泊的漫长旅程。

后两句转向当下处境,"衣冠无赖客"用自嘲口吻刻画游子形象:虽然衣着体面(衣冠),却是个无所依托的浪子(无赖客)。"花月可怜宵"将镜头转向春夜美景,但"可怜"二字透露出苦涩——良辰美景当前,却无人共赏,反衬出孤独心境。

全诗妙在四句话完成时空跳跃:从回望故乡到立足当下,从地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用简练笔触写出每个游子都懂的乡愁。特别是"无赖"与"可怜"的用词,不故作悲情,反而用略带幽默的自嘲,让漂泊的苦涩显得更加真实动人。

王翥

宋成都人,字一飞。宁宗开禧间,吴曦谋反来请,翥佯病风瘖,潜往安丙处,谋诛曦。事定,匿巴中,为农终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