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同远是、虎侯坐耕客斋中分调

傍鸡胫,停鸭觜。一片碧澄水。咒笋成林,门掩绿阴腻。

僰童扫径移床,宵分絮语,更喜是、相逢杯底。花婪尾。

小窗留得辛夷,梅弹细于蕊。催泛茗旗,重卷黑帘起。

不须才道离家,挑灯未惯,化凤子、浓团香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闲适雅致的文人聚会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微妙的情绪流动。

上片从环境写起:鸡鸭在附近悠闲活动,一汪碧水映衬着宁静。主人用"咒笋成林"的俏皮话形容竹林茂密,绿荫掩门的清幽。僰族小童打扫庭院、挪动坐具的细节,暗示夜晚将至。最妙的是"相逢杯底"这句——朋友们把酒言欢的喜悦,都沉淀在酒杯之中。

下片转入室内:窗边残留的辛夷花(玉兰花)和细小的梅弹(可能是梅花或茶名),带出雅致的茶会氛围。"催泛茗旗"写煮茶时茶叶舒展如旗,配合卷帘的动作,画面感极强。结尾尤为精彩:明明身处异乡,却因灯火茶香而倍感温馨,连飞蛾(凤子)都沉醉在这温暖香气里,暗喻游子暂忘乡愁。

全词妙在三点:一是用"咒笋""杯底""茗旗"等新鲜比喻;二是通过扫径、卷帘等小动作串联场景;三是最后将思乡情绪转化为扑火飞蛾的意象,含蓄动人。看似写闲适聚会,实则藏着文人细腻的生活感知和巧妙的情感表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