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分水岭

已见江南草木菲,笋舆愁下乱山围。
但将双泪凭西注,寄语江神稳送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江南早春时节的愁绪和思乡之情。

第一句"已见江南草木菲"用草木茂盛的景象点明这是江南的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旅人并没有被美景感染,反而在第二句"笋舆愁下乱山围"中流露出忧愁——他坐在竹轿(笋舆)里穿行在群山之中,四周环绕的乱山让他感到压抑和迷茫。

第三四句"但将双泪凭西注,寄语江神稳送归"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旅人望着西流的江水(古代中国主要江河多是自西向东流,这里可能是支流或特殊地形),把自己的眼泪融入江水中,托付江水把自己的思念带回家乡。他虔诚地祈求江神保佑自己能平安归乡,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旅途的艰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物(草木、群山、江水)勾勒出鲜明的画面感 2. 通过"愁""泪"等字眼直白地表达情感,让读者感同身受 3. 最后向江神祈祷的细节,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又让思乡之情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诗人没有使用复杂修辞,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每个游子都体验过的乡愁,这种真挚的情感穿越时空依然能打动现代读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