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答枕秋丈
中岁好虚静,坐看野梅开。
一枝清瘦,到骨花落又春回。
说谈诗论画,只要玉壶香茗,顾我亦非才。
灯下小词就,欲与汝衔杯。
笑平生无一是,路崔嵬。
人间万事,难定百岁几欢哀。
达者庄生老子,啸傲茅檐风月,形影共徘徊。
元亮东篱去,吾欲取杯来。
一枝清瘦,到骨花落又春回。
说谈诗论画,只要玉壶香茗,顾我亦非才。
灯下小词就,欲与汝衔杯。
笑平生无一是,路崔嵬。
人间万事,难定百岁几欢哀。
达者庄生老子,啸傲茅檐风月,形影共徘徊。
元亮东篱去,吾欲取杯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中年文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上半部分描绘了作者的生活情趣:人到中年喜欢安静,坐在野外看梅花开放。那清瘦的梅枝,花开花落又迎来春天,暗示时光流转。平时和朋友谈诗论画,只要有壶好茶就满足了,作者谦虚地说自己也没什么才华。晚上在灯下写完小词,就想找朋友一起喝酒。
下半部分转入人生感悟:笑自己这一生没什么成就,人生道路崎岖不平。人间万事难以预料,一辈子能有几次真正的快乐和悲伤呢?作者推崇庄子、老子这样看透世事的智者,向往他们那种在茅屋下赏月吟诗的洒脱生活。最后提到陶渊明(元亮)归隐东篱的故事,表示自己也想像他那样拿起酒杯,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整首词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看淡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通过梅花、清茶、小词、酒杯这些意象,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淡泊雅致的生活美学。最后用历史上有名的隐士作比,更突出了作者向往超脱世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