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

银花烂漫委筠筐,铁带吴钩总擅长。
千载专诸留侠骨,至今匕箸尚飞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刀鱼》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将刀鱼的美味与侠客精神巧妙结合,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充满豪情。

前两句"银花烂漫委筠筐,铁带吴钩总擅长"用比喻手法描写刀鱼:刚捕捞的刀鱼像银色的花朵堆满竹筐,鱼身修长如佩带吴钩(古代名剑)的侠客。这里把普通的鱼比作兵器,为后文埋下伏笔。

后两句"千载专诸留侠骨,至今匕箸尚飞霜"借用历史典故:专诸是春秋著名刺客,曾将匕首藏在鱼腹中刺杀吴王。诗人说千年过去,专诸的侠气仍留在刀鱼身上,连我们吃饭的筷子都仿佛带着当年匕首的寒光。把吃鱼这件日常小事,写得像在感受历史侠义精神。

全诗最妙处在于: 1. 用"银花""铁带"等金属质感的比喻,把柔弱的鱼写出兵器般的英气 2. 通过吃鱼联想到古代侠客,让家常菜有了历史厚重感 3. "匕箸飞霜"的想象既夸张又合理,筷子真可能反射出刀鱼银光

诗人通过这种独特联想,把寻常食材写出了江湖豪情,让读者在品尝美味时,也能感受到几分侠客的飒爽英姿。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0